戴亚戴亚戴

【FGO安利之】让我们来谈谈WO酱-历史上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中)

暗红领域:

☆果然不可能上下就解决呢(微笑


☆好好一个安利花痴文差点写成法国大革命财政史……


☆史料太多简直写不过来,如何取舍真是让人伤脑筋


☆其实法国财政问题里有很大一个部分还是支援了北美独立战争呢你们知道吗~






做一个王后需要具备的是什么?做一个法兰西的王后需要具备的是什么?


如果去问1775年前后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她的回答大概是:美貌、温柔和善良


是啊,真是一个二十岁不到、富贵乡里被爱宠长大的小姑娘的回答(棒读






这位年轻的法国王后,美貌足够,性格确实温柔可爱,以对人很少产生恶意这点来看,也够的上善良。抛开后世因为政治需求而洒的脏水,玛丽·安托瓦内特作为个人来说,是个品格良好的人。


上帝在塑造她的道德灵魂时,大概唯一放少了的就是“节制”这个美德。


她前半生最大的黑点,奢靡挥霍,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她不适应死板僵化的法国宫廷,无时不刻的监督眼光给了她非常可怕的压力。当时凡尔赛宫王后的日程表在现在的二十岁姑娘看来和地狱也没什么区别:玛丽·安托瓦内特每天早上九点起床,十来个卧室侍女围着她伺候洗脸穿衣洒香水,然后祷告,吃饭,然后去看每天都要打招呼的皇室老公主们。她得在几十个贵妇人的注视下洗脸、化妆、更衣,给她递衣服是地位最高的贵妇人的特权,如果这位贵妇人迟到了,王后就得光着身体等她到来为止。晚上,她要和国王一起,在几十个贵族的注视下吃晚饭,吃完才能离桌。偏偏路易十六食量大如牛(有史实可据),玛丽每每吃完了以后还要等一个钟头。她得挺直腰板、举止端庄,目不斜视国王的饕餮食量,接受上流阶级的挑剔眼光。但凡有一点出格的动作,很快就会化作流言蜚语飞满宫廷。她去任何地方,都有五六个人跟着,做任何事,都有人看。


当然了,这大概是古今中外历代王后的责任吧。


很多王后都忍受了,沉默了,为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和光辉的头衔而自愿交易。小玛丽不干。年轻的她固然不能对抗路易十四时代流传下来的规矩,也有足够的行动力给自己找乐子减压。从古至今买买买都是良好的减压法她自然更不会错过。洛可可式的极端华丽在她的审美和艺术天分引导下益发夸张,凡尔赛宫的流行时尚被年轻的皇后一手造就。她溜出宫去赌博,一晚就能输掉一年份的王后年金;路易十六送她小特里亚农宫作为礼物,她在装饰这座独属自己的小世界上花了七十多万法郎。然而有人阻止她吗?没有。法国上流社会风气如此。会为此愤怒的人在贵族的脚下。






现在我们先把目光移开,看看凡尔赛宫以外的一些事情。


此时的法国财政已经濒临崩溃了。路易十六和玛丽的婚礼花费了900万里弗尔(当时的通用货币,合计约3600万法郎),这笔账直到大革命前夕都只还了一部分而已。更早一些,路易十五花在蓬巴杜夫人身上的钱据说有2000万里弗尔(合计约8000万法郎)。当时法国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大约是1亿里弗尔左右(合计约4亿法郎)。


除此之外,还有凡尔赛宫奢侈的开销,庞大政府机构的运营,以及贵族们的年金。但是听我说,听我说——这仍然不是最主要的。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强盛无比连年征战,但是打仗需要花钱,1667-1703年间歇发动/参与了多场战争,国库因此空虚,全国对外债务高达30亿里弗尔(120亿法郎)。这30亿里弗尔的欠债就是路易十五继位时得到的最大遗产。路易十四临死前握着路易十五的手说我太爱战争,不要学我,也不要学我的挥霍……啊,非常真诚又轻巧的遗言。我要是路易十五,直接就扭头走人了,这游戏怎么玩?


不过路易十五显然比我要有骨气点(……),他确实接下了这个烂摊子,虽然没打算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不过看到能有补救的机会时也还是试图做点努力。1716年,一个名叫约翰·劳的苏格兰人周游列国来到法兰西,并向当时的摄政公爵推荐了自己的推销纸币计划。当时的法国政府正为此焦头烂额,立刻授予他特权可以发行纸币。这家银行发展得非常成功,1719年它已经收编国有成了皇家银行,大量发行纸币,而约翰·劳本人则得到各种贸易特权,成立了密西西比公司,并于1719年兼并了东印度公司。这之后,他就开始大量地发行股票。由于股票价格一路猛涨(半年之内涨了9倍),吸引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资金,投机活动越来越盛行,对货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于是约翰·劳一手通过东印度公司发行股票,一手通过皇家银行发行货币,在银行只有5亿里弗尔金银库存的情况下,发行了30亿里弗尔的纸币。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能想象了——纸币的泛滥很快造成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动摇了投资信心,投资信心的崩溃引发了股价暴跌。到了1721年,股价已经跌回了1719年5月的水平。约翰·劳无法收拾善后,只能逃离法国,最后死于贫病交加;而原本就财政糟糕的法国经此一乱,经济和金融引发混乱,一直难以复苏。这就是金融史上有名的密西西比泡沫


现在回头看一下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奢侈行径,一年买170条裙子也好,花70万法郎装修宫殿也好,是不是觉得实在不值一提?


有句话说的好,国库可不是王后开开宴会就能搬空的呢。






但不管怎么样,“赤字皇后”这顶帽子小玛丽还是戴定了。毕竟她在法国最穷的时候,用最嚣张的姿态,给最无用的项目上花了最容易看得见的钱。原本因她的美貌和尊贵而欢呼的法国民众现在不喜欢她了,因她不能与他们同在——在他们忍饥挨饿时,她仍然衣裙翩翩,华美动人。


路易十六的包茎问题通过一个手术解决了。1778年,结婚8年的路易十六夫妇终于有了第一个孩子,取名为玛丽·特雷莎·夏洛特,日后的昂古列姆公爵夫人;1781年,王储约瑟夫降生。玛丽终于完成了她最大的任务,只可惜母亲玛丽娅·特雷莎没能看到——奥地利女大公,铁血一世的女王,已于1780年去世。


法国继承人的诞生没引来太多的欢呼。路易十六的弟弟们,当时的普罗斯旺伯爵(日后的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日后的查理十世)就对这个继承人不太高兴。理由人尽皆知,我们就不用费心再提。成了母亲的小玛丽仍然天真快乐,做一个温柔开朗的母亲。我们必须得承认国王夫妇的感情非常和谐,路易十六确实是发自内心地宠爱着自己娇憨可爱的小王后,即使他心里清楚国库里的钱已经成了一笔烂账、政府还背着五十年也换不清的外债,但他怎么能用这样的事情去让那不知世事的小女人烦心呢?


其实小女人也不是对外界的评论完全一无所知的——当时民间对玛丽的评价已经非常不能直视,不外乎说她奢侈,浪费,妖艳不守妇道,淫荡,与人通奸……太阳之下并无新鲜事。但玛丽不信。她仍然相信着自己是被爱着的,因为自己并没有做过任何伤害法国人民的事情。她像只刚睁开眼睛的小鸭子,仍然傻乎乎地信赖着刚来法国时第一眼看到的那些笑颜。最终打破这个幻想的,是一串土豪的项链。


1772年,路易十五尚在世时,准备送给杜巴丽夫人一串超级豪华的钻石项链。由于这条项链所需要的宝石实在太多,宝石匠用了整整6年的时间去满欧洲收集原料。待到项链完成,路易十五已经死去多年,杜巴丽夫人也早已黯然离开。玛丽·安托瓦内特当时正是剁手行动升级时,迷恋上了各式珠宝,路易十六便想买下这串项链送给玛丽。但出乎意料,玛丽拒绝了。


据说她拒绝的理由是这串项链实在太贵,2000万里弗尔,“已经值得上一条军舰的价钱。”——听起来真是让人欣慰。不过也有人(包括我)猜测,王后拒绝它的根本理由是因为它原本是准备献给杜巴丽夫人的……小玛丽的自尊心和矜持,非常了不起呢。但这么一串照耀拉风堪比某位中二王金项圈的亮闪闪玩意儿,实在是太打眼了呀。于是围绕着它就产生了一场震惊法国的闹剧:项链事件










让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这场闹剧的主人公。不不不,别往小玛丽那儿看,她在这场戏里的作用仅仅是打个酱油——


女主人公,让娜·德·瓦罗瓦。此人据说是亨利二世私生子的后代,但空有一个名头,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悲惨生活。被法国某位闲的没事的贵妇人发现了,同情她的遭遇,带她进入了法兰西上流社会,于是让娜找了国王的侍卫长当老公,顺利成了伯爵夫人。


男主人公,红衣主教罗昂,早年曾担任过法国驻奥地利的大使,但得罪了玛丽娅·特蕾莎,所以被遣返回国。偏偏法国王后又是特蕾莎的女儿,偏偏国王和王后感情又非常好,可见这个倒霉蛋在法国的仕途也没指望了。因此罗昂一直都很殷勤地讨好着玛丽,试图挽回一点自己的印象,但从15年前玛丽嫁过来开始,他根本没有得到王后的一个好脸。


这个时候,我们聪明的女主人公勾搭上了失意的男主人公,对他说,我能帮你和王后之间牵桥搭线,改善她对你的印象。红衣主教顿时喜出望外。从此,红衣主教和“玛丽·安托瓦内特”就开始保持书信来往,并交由伯爵夫人转达。终于有一天,伯爵夫人对红衣主教说,王后想买那串天价的项链,但手头一时没有足够钱款,需要有人为她担保分期付款。红衣主教发觉机会来了,表示自己愿意做这个担保人,但——他小心地留了个心眼——他需要和王后本人见一面。伯爵夫人说这当然可以。


色胆兼具的伯爵夫人一转头找了一位15岁的高级妓女奥莉诺小姐。这个小丫头脸圆圆的,看起来确实和天真甜美的玛丽有几分相像,再加上服饰、帽子和面纱,在月色之下骗骗人也勉强可以了。于是红衣主教亲吻了“王后”的手,再没有疑心,立刻为这笔交易担保,价值2000万里弗尔的项链交给了伯爵夫人,由她转交王后……


啊,真是太蠢了,毫无技术含量的骗局啊(叹息


事情的败露也很简单直白:收不到款子的宝石商心急如焚,终于找到凡尔赛宫直接面见王后。小玛丽对此莫名其妙。以为王后想赖账的宝石商绝望之下找到了路易十六,愤怒于自己被人甩了黑锅的小玛丽非常生气,立刻要求老公查清这件事情。伯爵夫人刚转手把项链肢解了卖给黑市就入了狱,但问题在于红衣主教罗昂的罪名。


公平公正地来说,罗昂在本案里确实也算个受害者,而玛丽由于本来就对此人有恶感,再加上这次的事件,更是对红衣主教异常讨厌。她一直对路易十六抱怨,希望路易十六能惩罚罗昂,但巴黎最高法院的判决最终是罗昂无罪。


于是舆论的导向就非常的奇特了:在民众看来,王后奢侈浪费,绝对做得出分期付款买项链这种事;有些自命聪明的,更认为王后是故意利用了那个女骗子来打击向来讨厌的红衣主教;而法院判决红衣主教清白无辜,即意味着王后十恶不赦——所有的不满和恶意趁着流言犹如长了翅膀,一口气在整个巴黎铺展开来。


小鸭子第一次看到了现实对她露出了残酷憎恶的嘴脸。


以项链事件为首,公众舆论对王后的评价从小心翼翼的批判变成了光明正大的责骂和诽谤。当时的巴黎,最流行的就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写满对玛丽·安托瓦内特以及凡尔赛宫男男女女的怒骂。底层民众的发泄终于从这个缺口爆发出来,全部向十年前他们欢呼雀跃迎来的奥地利公主砸去。


项链事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骗局,一场闹剧,但它成功地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可燃物。站在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立场,她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一个清白无辜的身份而受到了任何一名王室成员都没有遭受过的侮辱和憎恨。委屈是自然的,愤怒也是可以想象的。在她体内,玛丽娅·特蕾莎所遗传的血液终于燃烧起来,心脏不再只为漂亮的衣裙和璀璨宝石而喜悦跳动。玛丽·安托瓦内特,终于意识到了她不得不战斗。


这一年她29岁。她有爱她的丈夫、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以及一个风口浪尖的王后身份。她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涉及政治,越来越对国家大事上心。童年时分潜移默化给她的思想终于开始成型,她行使着她的尊严,维护着君权的神圣,试图将这近乎腐烂的国家整理到她所理想的轨道上去。但历史已经不再给她时间






1788年春,已经连续遭受多年天灾的法国再一次受到严重旱灾;


7月,遭受旱灾的土地又一次被冰雹袭击,土地一无所出,面包价格大幅上扬,法国底层死亡率大幅上升;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问题,召开三级会议;


6月17日,第三阶级组成国民议会,路易十六宣布其非法;


7月9日,国民议会改名制宪会议,要求限制王权;


7月14日,巴黎群众攻陷巴士底狱;


8月26日,《人权宣言》发表;




攻占巴士底狱的那个夜晚,得到消息的路易十六匆忙起床,问身边人:“这是一场暴动吗?”


对方回答:“不,这是一场革命。”




TBC

评论

热度(216)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